□ 张 娜
兰州站“电影与城市”主题展区
近日,“时光之镜・中外经典影片展”在兰州市开幕,为广大电影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光影盛宴,也为甘肃的电影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作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的核心项目,“时光之镜・中外经典影片展”由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策划,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兰州等21个城市的31家影院。兰州站展映活动由甘肃省电影局主办,兰州市委宣传部、甘肃省电影家协会、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,甘肃省电影发行放映集团、兰州中心IMAX空间站影城协办。
跨越时光感受经典魅力
展开剩余75%此次影展展映片单囊括《新龙门客栈》《神女》《红色沙漠》《德州巴黎》等14部中外电影大师名作,涵盖多种类型与风格,充分展现了电影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。其中9部影片经过最新4K技术修复,画面清晰度与色彩还原度显著提升,还原跨越百年的影像质感,让观众得以在大银幕上重新感受经典的魅力。
这些经典影片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内涵。通过展映,观众可以跨越时光,与经典对话,深入了解电影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文化传承。中国无声电影巅峰之作《神女》经4K修复后,阮玲玉的表演细节得以细腻还原,让观众能领略到早期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与社会意义。在兰州站启幕仪式上,《新龙门客栈》作为开幕影片亮相,其敦煌取景背景与甘肃文化元素深度融合,成为联结本土观众的情感纽带,有观众观影后感慨:“大漠场景与电影的契合,赋予经典难以言喻的亲切感。”
多元探索激发市场活力
借鉴全国艺联北京开幕式“影资文创市集”模式,兰州站推出“时光之镜纪念版光影风琴手册”等限定周边,将观影记忆转化为实体收藏,也进一步拓展了电影市场的盈利模式与消费空间,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。在购票机制上,推出了单场票与系列套票灵活选择,并创新性地设置了分级“马拉松”激励机制,集齐14张票根可兑换限定周边。这种创新的购票方式,不仅增加了观影的乐趣,还让影迷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。另外,影展票根附带文旅消费折扣券,串联起商旅文体展多元业态,延长了消费链条,为提振消费注入新活力。
展映期间,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,同步开展了“用笔尖点燃光影江湖”影评伴行活动,“从学术到生活的艺术对话”高校、社区与影迷联动计划,“影迷领航员”沙龙主持人选拔计划,挑战最长观影纪录“电影马拉松”观影活动等,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观影体验和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机会,增强了观众对电影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,培养了更多的电影爱好者与潜在观众,为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次影展创新性地推出了“电影+文旅”联动模式,在影院设置“电影与城市”主题展区,陈列14部展映影片海报、兰州本地电影历史资料,以及不同年代的老电影放映机等设备,营造沉浸式电影文化体验空间。
同时,借助此次影展,兰州市文旅部门同步推介了包括中山桥、白塔山、皋兰山、黄河楼等兰州热门打卡点的四条主题旅游线路,观众可凭借影票票根在联动景区享受专属优惠,实现电影与文旅的深度融合。这种联动模式,让电影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新载体,让城市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,既丰富了游客的文化旅游体验,又提升了兰州的城市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,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。
学术交流促进经验分享
此次影展为电影从业者、学者、影迷等搭建了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,促进了不同领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,推动了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。在开幕仪式上,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徐兆寿领衔“山河对谈”,围绕“武侠美学中的西北地理符号”“从胶片到数字:丝路影像的文明基因”等主题展开交流,剖析《新龙门客栈》中敦煌雅丹地貌的苍凉感如何成为武侠精神的物理载体,以及暴力美学在武侠片中的呈现。在“放映+沙龙”高校专场放映中,来自兰州大学的学者与观众围绕《赛末点》展开多维解读,引领思潮碰撞,活动吸引百余位师生、影迷参与。影迷现场反馈:“学者解读让影像成为洞察人性的手术刀。”在影迷团队专题沙龙——“小众佳片黄金场打捞计划”升级活动中,针对《蓝白红三部曲之蓝》这部影片,分享嘉宾引导观众从影像表层深入社会与人性的深层肌理,探讨了“色彩符号与人性隐喻”,展现了电影作为“时代镜子”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力量。
通过艺术电影展映、多元化市场探索、文旅联动以及观感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,“时光之镜・中外经典影片展”不仅为观众带来了高品质的电影文化体验,更为甘肃的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。(本文图片由兰州中心IMAX空间站影城提供)
来源:甘肃日报、新甘肃客户端
发布于:北京市热丰网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股票配资交流平台-中国十大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